學霸模式
地點選擇
圖書館或是教室、自習室
建議選擇陽面或是光線較好的位置,陰暗和陰影容易引起負面情緒不易模式保持
如:靠窗、靠過道的位置
準備工作
開始學習前一定要把該準備的東西備好,包括文具、筆紙、詞典等,往往在忘帶了東西后,大腦會不斷出現“殘缺感”的暗示,加上學習過程產生的疲憊感會讓人無功而返。
建議帶上一個書包,女生也可提著包。直接抱著書本神馬的即容易掉東西也會因過度隨意的心態影響學習的決心,不提倡。
注意:書包里只帶規定時間內要學習、復習或是需要使用的書本用具等。不要有僥幸心理,認為可能再多翻翻哪本書于是就又隨手塞進去。這個帶來的后果一般為。書包太重,情緒奔潰?;蚴歉蓴_原來的學習計劃,造成虎虎了事。
一般情況下推薦:教材書目(一次最多不能超過3科)+文具(筆、詞典等)+空白草稿紙(重點強調?。。。?附屬工具(如聽力需要的MP3等)+一瓶水+紙巾。
把桌面收拾整潔,不要讓無關用品進入視線,以免造成干擾。把壘高的他人書本等可以暫且置放在地下,一個空曠整潔的桌面會讓學習的心情好很多。
開始學習前按順序把需要學習的材料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疊好,放在左上方。完成一項后再放到右上方,能看見的成果展示會加強學習的動力。
模式開啟
準備工作完成后,可以正式開始學習
首先,定一個學霸學習時間,建議3小時,期間分為兩段,中間有休息時間。
其次,穿一身寬松些的衣服,洗個澡洗個頭洗好臉神馬的是必備的,學習時滿面油光或是因到處癢抓來抓去會使結果悲劇。。
然后,一個人找好地方,開始學習。
建議時間段有:早上8點半到11點半
下午3點半到6點半
晚上7點到10點
一般一天能有一到2次就差不多了。
學習的時候把手機調成震動或者靜音,不要放在褲兜里,也不要放在桌子上,放到書包里,前提注意財物安全。
人的一個慣性就是會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尋求閑適感,尤其是身心略顯疲憊時,往往表現為:一個動作能拿到的東西,大腦就不會產生猶豫或是考慮行為。
也就是說,當手機放在褲兜里或是桌子上時,一旦覺得學不進去了,會因為手機的存在,桌上的進入視線,褲兜的進入知覺,直接會通過一個動作實現,便不會產生猶豫感,造成手機毀了一代又一代學霸。。。而放到書包里時,會因為多個步驟使這個行為進入思維判定,阻止其發生的可能性便會有所提升。。。
學習的時候,坐姿不要太懶散,最為關鍵的是用干凈的白色草稿紙把復習過程中需要記住的內容抄下,認真寫。一定要寫!
人若在學習時能夠同時動用各個部位,一方面會使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另一方面強化學習內容,提升學習效果。并且做到一面白紙排版清楚,不要密密麻麻??鞚M時換另一張。張數越多帶來的成就感就越大。
等學完一科后,建議起身到空曠處舒展舒展身子,哼哼幾句,或是念念課文,可以避免產生玩手機的沖動。
之后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后,收拾完東西,吃飯去。這時玩玩手機就知道有多爽了。
別忘了把別人的書搬回去,把椅子推回原位。
路上拿著抄的滿滿當當的草稿紙過過目,心中的成就感就夠美一天了。
釋義
原指:
把持學術話語的人。指某些學術權威者或者某學術機構的成員以自己工作的機構為后盾,利用其在該學術上的影響力,對同行或非本系統的學術機構或個人進行毫無依據或完全惡意的打壓和排斥,把持整個學術界,破壞學術界研究氛圍的個人或群體。
現指:
專注于學習,分數很高的學生?,F又特指在期末測試或者重大考試中,考前進行突擊學習的人群。
詞語解釋
【拼音】xué bà
【釋義】學界的高手。
【出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其時屬下有個學霸廩生,姓張名寅 ?!?/p>
【網絡釋義】現也用作網絡用語,指平時刻苦鉆研,認真學習,學識豐富,學習成績斐然的一類人。[
原意(貶義)??? 把持學術話語的人。指某些學術權威者或者某學術機構的成員以自己工作的機構為后盾。利用其在該學術上的影響力,對同行或非本系統的學術機構或個人進行毫無依據或完全惡意的打壓和排斥、把持整個學術界、破壞學術界研究氛圍的人或群體。
后起義(中性)專注于學習,很少參加社工活動,分數很高的學生。
現指專注于學習,很少參加社會活動,分數很高的學生。
每每到了考期臨近時,才發現“本是復習時,卻如預習般”,而此時往往是坐不安,學不進,于是乎,只能開啟“學霸模式”,讓自己化身“學霸”,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不可能的學習任務的學生。有時也稱在某一方面的學習成績特別好的某個人為“學霸”。
代表人物
一段清華學生的演講視頻成為網友們熱議的話題,女主角馬冬晗是2011年清華大學本科特等獎學金得主,這是清華授予學生的最高榮譽。她亮出的成績單中最低分是95分,還有一份詳盡到每個小時的計劃表,學習、活動樣樣兼顧,這不僅讓當時在場的清華學子嘩然,也讓網友們不住驚嘆,稱她是“清華學霸”。但這些都不夠“霸氣”,她還有個同獲此獎的雙胞胎妹妹馬冬昕,去年底當選北京市海淀區人大代表。
“學霸”成績彪悍被膜拜
這段視頻是2011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公開答辯的現場,這項獎學金每年只有5名本科生能夠獲得,而馬家姐妹就占去兩個名額。其實早在去年秋天,馬冬晗答辯的視頻就在網上傳開了,當時就在一些大學生集中的網站里備受關注,這兩天又被大批網友分享,在網上炸開了鍋。這段視頻在幾個門戶網站的點擊率已經超過30萬,在微博里的單條轉發量也在不到5個小時的時間里超過5000次。
馬冬晗這不到6分鐘的答辯緊湊地宣傳了自己的“光輝學史”:三年學分總成績班級第一;各種科研、競賽獲獎28項;精儀系各類球隊的隊長,還能跑馬拉松、主持晚會、朗誦詩歌。有網友調侃馬冬晗是“全能女神”,尤其是她那張密密麻麻的周計劃表,成了網友們膜拜的“神器”:她把每天的時間都切割到了每一個小時,何時做微積分的習題,何時開班會,都精確到分鐘,連午休的那一個鐘頭都能擠進去兩三件事,睡覺也只留了5個小時。
如此忙碌的計劃表震驚了不少網友,因為和這張“比領導還忙”的日程相比,很多人的大學生活簡直太空虛了。一位叫“柴遠Milan”的網友將馬冬晗的計劃表制成自己的模板,打算向“學霸”學習,也把一天完美分割為24塊,計劃雖不及馬冬晗緊湊,但也很馬冬晗姐妹充實,可是兩天的實踐讓他徹底放棄了原計劃,操作難度太大。這讓圍觀的網友不得不感嘆“學霸就是學霸”,一般人學不來。不過這樣“瘋狂”的學習生活也引起了一片質疑聲,不少網友認為在大學里不必這么要強,非要門門爭第一,因為“發發呆、散散步也是生活”,但力挺她的網友也表示理解,認為人各有志,只要能夠承受就是好的,“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雙胞胎妹妹還當選人大代表
去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的第一名是馬冬晗,第三名就是她的雙胞胎妹妹馬冬昕。說起這位化學系的馬家妹妹,成績絲毫不輸馬冬晗,不僅學習成績三連冠,還是清華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去年11月,馬妹妹當選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2011年清華大學百年華誕的升旗儀式中,這對雙胞胎是國旗的左右“護法”,為了能讓升旗時間一秒不差,姐姐設計了個新滑輪,妹妹則跑去把旗桿重新量了一遍。目前兩姐妹在清華直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