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項目及細則
必選項目
1.立定跳遠
不用助跑從立定姿勢開始的跳遠比賽時運動員雙腳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時只準離地一次如雙腳離地后不起跳落下后再起跳即為連續離地兩次作一次試跳失敗論在田徑訓練中經常采用 立定跳遠是達標項目之一是體育考試會考的必測項目或選測項目北京地區規定立定跳遠為初中升學考試體育的必測項目高中畢業會考體育的選測項目
2.跳繩
跳繩比賽規則
一單跳
1將所有參賽選手分成三組分組由各隊負責人抽簽決定每隊有一個小裁判每一組有一個總負責人
2隊員在制定的范圍內跳若超出界線則此次視為無效
3每隊每個隊員限跳15個以搖力的形式輪流最先完成的隊積分5分第二名積分3分第三名積分1分
4單跳限時15分鐘如果在15分鐘內沒完成的視為棄權積分0分
5在裁判發出信號之前運動員不得擅自動作否則視為無效
6在比賽過程中運動員進行跳躍騰空一次繩過一次計數為一
二雙跳
1再次抽簽揮參賽隊分成三組同單跳
2每隊隊員分成四組每組隊員在指定的范圍內跳若超出界線則視為無效
3每隊的每組成員限跳5個同單跳3
4雙跳限時15分鐘在15分鐘內沒完成的隊視為棄權積分0分
5在裁判發出信號之前運動員不得擅自動作否則視為無效
6在比賽過程中兩名運動員同時跳繩過兩人腳計數為一
三混跳
1各隊負責人抽簽分三組
2每隊有兩人甩繩其余六人一次跳入并為甩繩者轉一圈以8字形跳每隊所有成員完成一個8字記為一次
3混跳限時15分鐘以每隊在限定的時間內跳得次數的多少積分第一名積5分第二名積3分第三名積1分
跳繩在中國歷史悠久盛行于清代
在清代北京元宵節民間娛樂時稱跳繩為跳百索濟南府府志中載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兒女以繩跳為戲名曰跳百索松風閣詩抄中也有記載白光如輪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輪中
當時這種跳繩加伴唱的游戲娛樂性很強對促進少年兒童發展靈敏速度彈跳及耐力等身體素質皆有好處所以跳繩運動一直流傳至今
3.擲實心球
1在堅實平坦的地面上進行投擲區寬度4米長度不少于20米實心球重量為2000克
2考生面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后或左右站立于投擲線后雙手持球至頭上方稍后仰采用原地的方式將球向前擲出球出手的同時后腳或任一腳可向前邁一步
3投擲過程中腳和身體其他部位觸及投擲線或投擲線前地面均為犯規
4成績判定是以實心球落地痕跡的后沿至投擲線的后沿成垂直丈量不足1厘米不予計算
5考生可試擲三次計取最好成績
必考項目
1.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
1在200或400米環形跑道上進行
2站立式起跑弧形起跑線出發起跑口令發出前越過起跑線為犯規起跑后不分跑道跑程中不得踏進跑道左側跑道線不得推拉阻擋他人跑進不得由他人代跑
3考生跑完全程按秒表記錄的分秒記錄成績不足一秒不計取
4考生以15人左右編為一組每個考生一次考試機會
2.籃球往返運球
1場地器材
測試場地長20米寬7米起點線后5米處開始設置標志桿每排設置兩根各排標志桿底座中心點之間相距3米共設5排每排的兩根標志桿底座中心點之間相距1米距同側邊線3米
測試器材包括秒表發令哨30米卷尺標志桿10根桿高不低于1.2米籃球符合國家標準設置方式如圖所示
場地設置示意圖┄為運球路線
2測試方法
受試者在起終點線后持球站立聽到出發口令后按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運球依次過桿發令員發令后開表計時受試者與球均返回起終點線時方可停表計時結束每名考生有一次測試機會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小數點后第二位數非0時進1
3注意事項
①運球過程中籃球脫手后如球仍在測試場地內受試者可自行撿回并在脫手處繼續運球計時不停表
②測試過程中出現以下現象均屬犯規行為出發時搶跑運球過程中雙手同時觸球膝蓋以下身體部位觸球漏繞標志桿碰倒標志桿人或球出測試區域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線
考試項目
1.北京市中考體育項目2010年的體育考試男女生各進行三個項目的考試包括兩項必考項目和一項限選項目男生的必考項目為1000米和籃球繞標志物20米往返運球限選項目為單杠引體向上或投擲實心球女生的必考項目為800米和籃球繞標志物20米往返運球限選項目為仰臥起坐或投擲實心球考生可以從限選項目中選擇一項現場體育考試各單項成績滿分為10分3個項目共計30分
2.沈陽市中考體育項目男生1000米跑引體向上立定跳遠
女生800米跑仰臥起坐立定跳遠
考生須知北京
一參加體育考試 應穿著運動裝運動鞋但鞋底不得有鐵釘膠釘或塑料釘
二參加體育考試考試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考試后應做好整理活動
三考生要認真遵守考場紀律和考試規則尊重并服從引導員考務員的指揮和判定
四考試成績當場公布考生對考試成績有疑問應立即向引導員提出以便及時查詢
五女生經期及生病受傷的考生應及時辦理緩考手續并按區縣考務辦公室安排的時間參加緩考
六因傷病不能按規定參加考試的學生和殘疾學生應在考試前按有關規定辦理免考手續免考申請表見附錄3
七考生和家長要注意考生考試前的身體狀況保證考生不帶病不帶傷參加考試避免出現傷害事故
八體育考試是一次性考試沒有補考三個項目都考完的考生不能再申請參加緩考
九考生對考務工作有意見應通過學校向區縣考務辦公室反映考生對考試中的舞弊行為有權直接向區縣或市體育考試領導小組申述
十現場體育考試考場為封閉考場無專門證件未經批準不能進入考場
附錄1.201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成績標準男
2.201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成績標準女
3.201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免考申請表
4.201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成績表男
5.201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成績表女
2011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現場考試成績標準男
1000米分/秒 | 籃球障礙運球秒 | 引體向上次 | 擲實心球米 | 分數 |
3′37〞 | 11.9 | 13 | 10.0 | 10 |
3′40〞 | 12.3 | 12 | 9.4 | 9.5 |
3′46〞 | 12.9 | 11 | 8.6 | 9.0 |
3′52〞 | 13.3 | 10 | 8.1 | 8.5 |
4′03〞 | 14.0 | 9 | 7.8 | 8.0 |
4′13〞 | 14.4 | 8 | 7.6 | 7.5 |
4′23〞 | 15.0 | 7 | 7.4 | 7.0 |
4′36〞 | 16.1 | 6 | 6.9 | 6.5 |
4′49〞 | 16.8 | 5 | 6.6 | 6.0 |
4′52〞 | 17.2 | 4 | 6.4 | 5.5 |
4′57〞 | 17.5 | 6.0 | 5.0 | |
5′03〞 | 18.0 | 3 | 5.7 | 4.5 |
5′08〞 | 18.6 | 5.4 | 4.0 | |
5′13〞 | 19.1 | 2 | 5.1 | 3.5 |
5′18〞 | 19.7 | 4.8 | 3.0 | |
5′21〞 | 20.3 | 4.5 | 2.5 | |
5′26〞 | 21.4 | 1 | 4.1 | 2.0 |
5′29〞 | 22.5 | 3.7 | 1.5 | |
5′31〞 | 23.6 | 3.3 | 1.0 | |
5′33〞 | 24.5 | 3.0 | 0.5 |
2011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現場考試成績標準女
800米分/秒 | 籃球障礙運球秒 | 仰臥起坐次/分鐘 | 擲實心球米 | 分數 |
3′24〞 | 13.3 | 49 | 7.6 | 10 |
3′27〞 | 13.8 | 47 | 7.4 | 9.5 |
3′30〞 | 14.5 | 44 | 7.2 | 9.0 |
3′34〞 | 15.1 | 42 | 7.0 | 8.5 |
3′42〞 | 15.9 | 40 | 6.8 | 8.0 |
3′49〞 | 16.4 | 37 | 6.6 | 7.5 |
3′55〞 | 17.1 | 34 | 6.4 | 7.0 |
4′03〞 | 18.2 | 30 | 6.0 | 6.5 |
4′12〞 | 19.1 | 27 | 5.6 | 6.0 |
4′20〞 | 19.6 | 26 | 5.5 | 5.5 |
4′25〞 | 20.1 | 25 | 5.4 | 5.0 |
4′28〞 | 20.6 | 24 | 5.3 | 4.5 |
4′32〞 | 21.0 | 23 | 5.1 | 4.0 |
4′36〞 | 21.5 | 22 | 4.9 | 3.5 |
4′40〞 | 22.0 | 21 | 4.5 | 3.0 |
4′45〞 | 22.5 | 20 | 4.3 | 2.5 |
4′50〞 | 23.0 | 19 | 4.0 | 2.0 |
4′55〞 | 23.8 | 18 | 3.8 | 1.5 |
4′58〞 | 24.9 | 17 | 3.7 | 1.0 |
5′03〞 | 25.8 | 16 | 3.6 | 0.5 |
二考核對象
北京市初中學段的所有學生2009年9月1日以后新入學學生的過程性考核時間為初一年級至初三年級上學期共5個學期初三年級下學期不再進行過程性考核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二年級的學生其初二和初三年級各學期均須進行過程性考核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三年級的學生其初三年級兩個學期必須進行過程性考核
三成績的組成
各學期的過程性考核成績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學生學習態度的考核成績主要考核體育課的出勤率另一部分是平時體育課學業水平成績主要考核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兩部分的考核成績相加除以2即為學生該學期的考核成績學生每學期的考核成績必須如實保留不能對小數點后的數字進行取舍最后一學期的過程性考核成績確定后累加各學期考核成績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則統一處理處理后的分數為學生過程性考核的最終成績
一2009年9月1日以后新入學的學生過程性考核成績組成如下
初一年級 | 初二年級 | 初三年級 | |||
分數分布 | 上學期 2分 | 下學期 2分 | 上學期 2分 | 下學期 2分 | 上學期 2分 |
考核得分 | A | B | C | D | E |
最終得分 | Z=A+B+C+D+E |
過程性考核的最終成績為5個學期過程性考核成績之和
二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二年級的學生用過渡性管理辦法其過程性考核成績組成如下
初二年級 | 初三年級 | |||
分數分布 | 上學期 2.5分 | 下學期 2.5分 | 上學期 2.5分 | 下學期 2.5分 |
考核得分 | C | D | E | F |
最終得分 | Z=C+D+E+F |
過程性考核的最終成績為4個學期過程性考核成績之和
三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三年級的學生用過渡性管理辦法其初三年級一年的過程性考核成績即為最終過程性考核成績
初三年級 | ||
分數分布 | 上學期5分 | 下學期5分 |
考核得分 | E | F |
最終得分 | Z=E+F |
四考核標準
目前處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每學期的過程性考核分值不一樣具體考核標準如下
一出勤率的考核標準
1.2009年9月1日新入學的學生
出勤率X | X≥98% | 90%≤X<98% | 80%≤X<90% | 70%≤X<80% | X<70% |
對應分值Z | 2 | 1.5 | 1 | 0.5 | 0 |
2.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二年級的學生
出勤率X | X≥98% | 90%≤X<98% | 80%≤X<90% | 70%≤X<80% | X<70% |
對應分值Z | 2.5 | 2 | 1.5 | 1 | 0 |
3.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三年級的學生
出勤率X | X≥98% | 90%≤X<98% | 80%≤X<90% | 70%≤X<80% | X<70% |
對應分值Z | 5 | 4 | 3 | 2 | 0 |
在出勤率的記錄過程中除因公請假外任何形式的缺課行為均視為缺勤
2平時體育課學業水平考核標準
平時體育課學業水平考核主要依據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所教授的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中規定的運動技能領域內容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測試內容每學期的考核內容不得少于4項且所考的4項內容必須分別屬于不同的運動項目以保證課程標準的有效實施
體育課成績的考核形式分為單元考核和學期考核其基本要求是
1.根據現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及國家審定的配套教材學年教學計劃和學期教學計劃以及單元教學內容確定考核項目在單元教學結束時進行考核考核必須在體育教研組的統一組織下進行參與評分的教師不得低于3人以百分制記錄學生的考核成績學生的考核得分為3位教師評分之和的平均數小數點后的數字非0者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則處理
2.學期末根據已考核項目的成績評定學生的學期成績及對應等級并根據等級評定最終考核分數具體辦法為所考核項目得分之和的平均數即為學生考核的百分制成績小數點后的數字非0者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則處理根據百分制成績確定評價等級對應的等級分別為優秀85100分良好7584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59分以下對應的學期考核分數具體如下
12009年9月1日新入學的學生
等級X | 優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對應分值Z | 2 | 1.5 | 1 | 0 |
2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二年級的學生
等級X | 優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對應分值Z | 2.5 | 2 | 1.5 | 0 |
32009年9月1日新升入初三年級的學生
等級X | 優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對應分值Z | 5 | 3.5 | 2 | 0 |
五關于殘疾學生過程性考核的有關規定
因殘疾喪失運動能力而不能參加體育考試的免考學生應當憑殘疾人聯合會頒發的殘疾證書辦理相關手續并存入學生檔案過程性考核成績按以下標準進行評定
一屬重度一級殘疾和中度二級殘疾的學生不要求參加體育鍛煉過程性考核直接計滿分10分
二輕度三級殘疾者學校不對其體育課成績進行具體考核但有義務根據這類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提供鍛煉時間和內容并有詳細記錄該類學生應保證參加每周3學時的體育鍛煉平均每學期參加體育鍛煉時間達到50學時者過程性考核成績記滿分10分平均每學期參加體育鍛煉時間超過30學時而不足50學時者過程性考核成績記8分平均每學期參加體育鍛煉時間超過10學時而不足30學時者過程性考核成績記7分未按要求參加體育鍛煉或每學期參加鍛煉時間平均不足10學時者過程性考核按總分的60%6分記錄
三其他無殘疾證書而辦理免考免修體育的學生均按因病免考免修體育的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