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建立最早的高等學校。
1952年5月5日成立于當時的自治區首府烏蘭浩特。
1954年隨自治區首府西遷至呼和浩特。
1982年由原名內蒙古師范學院更名為內蒙古師范大學,被列為自治區重點高等學校。
2000年原內蒙古教育學院并入,組建新的內蒙古師范大學。
校容校貌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校占地面積38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近百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7億余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9億余元。館藏圖書250余萬冊,電子圖書1600余GB,長年購置的電子文獻數據達9種,長期訂閱中外文期刊(含電子期刊)近14000種。學校下設22個職能處室,36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3個教研部。
學校在校全日制本??粕?8000余人,各類研究生3700余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6000余人,各類留學生300余人,形成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開設61個本科專業,涵蓋9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25個,自治區精品課程42門,自治區級教學團隊3個;有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18個,校級重點學科37個。
鴻德學院
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學院坐落于呼和浩特市區內機場路北側,占地500多畝,建筑面積15.6萬平方米,緊鄰新建火車東站,是距離呼市政府、內蒙政府大樓最近的高等學府。學院自主擁有漂亮的教學樓、宿舍樓、餐廳、運動場地及休閑場所;建有多個計算機房、多媒體教室、舞蹈室、鋼琴室等;開辟多家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館藏50多萬冊圖書;現有教師298人,其中正教授占8%,副教授占30%,聘請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各國的外籍教師14名。學院現有辦學條件能同時滿足4500名在校生的各種教學與生活需求。
校園文化教職工總數為294人,其中外聘教師109人、專職教師111人、行政后勤保衛人員55人、外籍教師19人。2009年度學院擬定教師招聘計劃48人,截止2009年年末,專職教師人數曾到159人。從事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絕大部分是近幾年從各高校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經過學院的嚴格審定和考核,進行聘用。教師們在經歷了??贫魏捅究贫蔚慕虒W實踐,課堂組織教學能力和教學技能均得到大幅度提高,受到學院廣泛認可和學生的稱贊,為該院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內蒙古自治區民辦高等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目前,教師們除了進行教學研究和科研研究外,非師范類教師正在積極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定期舉辦的教育學、心理學考試,為早日獲取大學教師資格證而努力。
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秉承內蒙古師范大學的文化傳統,依托其優質教育教學資源,面向當代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著力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
2008年之前鴻德學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圃盒?/a>,08年成為了一所全日制本科獨立院校,首次列入學院招生計劃的有英語、旅游管理、學前教育、工程管理、新聞學、藝術設計6個本科專業,共14個專業培養方向。學院在全日制本科生的教學管理、學籍管理、學生管理、就業推薦及畢業派遣等方面,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的有關規定落實執行。新生入學即可依據國發13號文件享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及國家助學金貸款等高校助學政策。
學院將充分利用以新機制、新模式舉辦高等教育優勢,堅持以質量打品牌,以特色謀求發展,努力將學院辦成國內同類高校中的一流的、以有效教學見長的新型大學,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學校有科研機構66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中央與地方高校共建基礎實驗室和特色實驗室8個,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
科研項目
2012年度國家自然基金項目
編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內蒙古草原,牧區旱災監測與,風險評價,預警研究——以,錫林郭勒盟,為例 | 阿拉騰圖婭 | 地理科學學院 | 48 | 地區科學基金 |
2 | 牧區城鎮化的驅動力,模式及其,生態效應,模擬—以,錫林郭勒,典型牧區為例 | 佟寶全 | 地理科學學院 | 48 | 地區科學基金 |
3 | 季風邊緣區湖泊沉積記錄的,全新世,氣候變化 | 春喜 | 地理科學學院 | 65 | 地區科學基金 |
4 | 中國北方草原區風力發電場對,下墊面,土壤性質的影響效應及機理研究 | 周瑞平 | 地理科學學院 | 50 | 地區科學基金 |
5 | 內蒙古,呼包鄂地區工業化與生態環境變化的耦合機理及調控模式研究 | 甄江紅 | 地理科學學院 | 48 | 地區科學基金 |
6 | 蒙古高原,典型湖泊,藻華,光學特性與遙感監測技術研究——以,烏梁素海,為重點研究區 | 青松 | 地理科學學院 | 48 | 地區科學基金 |
7 | 相和尺寸控制合成稀土離子摻雜的復合,氟化物,納米材料,及其上轉換發光性質研究 | 德格吉呼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50 | 地區科學基金 |
8 | 介孔,二氧化鈦,/,煤系高嶺土,-氧化鐵復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對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長山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52 | 地區科學基金 |
9 | 錫林郭勒煤炭開發對草原,景觀格局,和沙塵活動影響的監測與模擬研究 | 張寶林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50 | 地區科學基金 |
10 | 黃河內蒙古段沉積物-水界面間氮磷遷移轉化與響應機制研究 | 王曉麗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48 | 地區科學基金 |
11 | 西方,三角學,在清代的流傳與影響 | 董杰 | 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 45 | 地區科學基金 |
12 | 中國傳統力學知識體系的重構 | 儀德剛 | 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 56 | 地區科學基金 |
13 | 現行,蒙古文,和,標準音,單詞級對接標準碼,語料庫,建設 | 嘎日迪 | 蒙古,學學院 | 20 | 面上項目 |
14 | 源于,生活污水,的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機理與堵塞風險評價 | 王勇 | 內蒙古,節水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 48 | 地區科學基金 |
15 | 蒙古高原,冰云,遙感反演及冰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研究 | 胡斯勒圖 | 內蒙古自治區,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 | 43萬元 | 地區科學基金 |
16 | 內蒙古蒙古族飼用和獸,藥用植物,傳統知識的調查評價 | 哈斯巴根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5 | 地區科學基金 |
17 | 雙生子兒童少年體格和心理發育的追蹤研究 | 李玉玲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50 | 地區科學基金 |
18 | 我國,蒙新區,蜘蛛分類及區系研究 | 唐貴明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49 | 地區科學基金 |
19 | 非線性波理論中若干問題的符號計算研究 | 扎其勞 | 數學科學學院 | 45 | 地區科學基金 |
20 | 準晶,非線性彈性與,斷裂力學,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 劉,官廳 | 數學科學學院 | 52 | 地區科學基金 |
21 | 纖鋅礦ZnO基,量子阱,中電子-聲子相互作用和,內建電場,對電子態能級和,結合能,的影響 | 趙鳳岐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51 | 地區科學基金 |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編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內蒙古,民族電影,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建構整合研究 | 張蕓 | 傳媒學院 | 9萬元 | 規劃項目 |
2 | 內蒙古蒙古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和諧穩定研究 | 張大權 | 法政學院 | 1萬元 | 專項項目 |
3 | 基層畜牧業技術推廣制度安排,農技員推廣行為與推廣績效研究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為例 | 張蕾 | 經濟學院 | 7萬元 | 青年項目 |
4 | 內蒙古草原旅游業發展視閾下草原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 | 葛宏 | 經濟學院 | 9萬元 | 規劃項目 |
5 | 19—20世紀初期俄國合作社的思想和實踐 | 袁麗麗 | 歷史文化學院 | 7萬元 | 青年項目 |
6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楊永利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10萬元 | 專項項目 |
7 | 蒙古文,歷史小說,與蒙古人的,文化意識 | 哈申高娃 | 蒙古學學院 | 9萬元 | 規劃項目 |
8 | 雙語文化背景下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語言生活研究 | 額勒森其其格 | 蒙古學學院 | 9萬元 | 規劃項目 |
9 | 關于蒙古歷史經典文獻的,民俗學,研究 | 雙金 | 社會學,民俗學學院 | 7萬元 | 青年項目 |
10 | 近代化學譯著中化學詞語的演變研究 | 李麗 | 文學院 | 7萬元 | 青年項目 |
11 | 高等師范院校,對外漢語專業,英語,類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 | 胡素蓮 | 文學院 | 7萬元 | 青年項目 |
12 | 開展",非常規",物理實驗對促進民族地區初中物理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 張偉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9萬元 | 規劃項目 |
2012年度內蒙古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編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王利 | 學生工作與就業指導處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
2 | 內蒙古地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格日樂圖 | 校長辦公室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3 | 蒙古族飲食文化對內蒙古入境游客的影響與作用 | 烏仁,畢力格 | 外國語學院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4 | 蒙古族優秀文化資源在,動畫產業,中傳承的機制研究 | 李改梅 | 傳媒學院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5 | 內蒙古,影視藝術,與民族文化傳播 | 錢淑芳 | 傳媒學院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6 | 內蒙古民族民間故事與動漫創作研究 | 劉永平 | 美術學院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7 | 提升內蒙古,城市文化,品牌的對策研究——以內蒙古五個典型代表城市為例 | 李少博 | 雕塑藝術,研究院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8 | 蒙古族學生漢語語義認知研究 | 王志強 | 文學院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9 | 品牌戰略與內蒙古,中小企業發展,研究 | 雷青 | 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 | 1萬元 | 委托項目 |
10 | 中國理論化學學派的形成和發展研究 | 烏力吉 | 師大附中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1 | 城鎮化進程中牧民就業問題研究 | 達古拉 | 經濟學院 | 0,8萬元 | 青年項目 |
12 | 該區,地下水資源,支撐能力研究 | 麥拉蘇 | 內蒙古節水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 0,8萬元 | 青年項目 |
13 | 公民教育,視野下的巴爾虎蒙古人身份認同 | 張寶成 | 宣傳部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4 | 《蒙古紀聞》,所載,喀喇沁,傳說的民俗研究 | 達來 | 蒙古學學院 | 0,8萬元 | 青年項目 |
15 | 內蒙古少數民族,大學生安全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 | 劉前貴 | 校長辦公室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6 | 民族音樂,文化提升,內蒙古文化,軟實力的,公共政策,研究 | 周民 | 音樂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7 | 基于,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內蒙古地區民間皮質工藝藝術,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 | 石鈞 | 美術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8 | 內蒙古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研究 | 王大勇 | 美術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9 | 民俗文化在內蒙古旅游業中的應用研究 | 韓巍 | 教務處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20 | 滿洲里,沿邊開放實驗區構建選擇及制度創新研究 | 張時空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0,8萬元 | 青年項目 |
21 |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元代蒙古族飲食服飾名物研究 | 閆艷 | 文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22 | 內蒙古,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系統化研究 | 云莉 | 法政學院 | 0,8萬元 | 青年項目 |
23 | 張綏,鐵路史研究 | 段海龍 | 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 0,8萬元 | 青年項目 |
24 | 該區蒙古語媒介傳播力研究 | 薩日朗 | 蒙古學學院 | 0,8萬元 | 青年項目 |
25 | 大學英語教材中中國文化缺失現象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影響研究 | 孫勝海 | 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 1萬元 | 外語專項 |
26 | 內蒙古中西部,漢語方言,分布特征及其對英語語音習得的負遷移現象研究 | 武海燕 | 外國語學院 | 1萬元 | 外語專項 |
2012年度內蒙自然基金項目
編號 | 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寒旱區草型湖泊,水華,暴發機理及其抑制效應研究 | 李興 | 內蒙古節水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2 | 中國北方草原區風力發電場對下墊面土壤性質的影響 | 周瑞平 | 地理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3 | 納米多級孔V2O5/Ce-Zr-O催化劑上丙烷,脫氫,制丙烯的研究 | 阿古拉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4 | 沙地生態系統水因子對,生物結皮,生理生態過程的影響 | 徐杰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5 | 鐵代謝相關,基因多態性,與,有氧運動,能力的關聯性研究 | 烏云格日勒 | 體育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6 | 油松外生菌根,共生體,磷酸鹽,轉運蛋白,基因克隆,及表達分析 | 崢嶸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7 | 內蒙古,狼蛛科,蜘蛛,分類學,研究 | 唐貴明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8 | 蒙漢雙語詞匯加工的腦機制對比研究 | 劉敏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9 | 草原,蝗災,遙感監測與發生機理研究 | 包玉海 | 內蒙古自治區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 | 10萬元 | 聯合資助 |
10 | 近30年蒙古高原陸地植被,碳匯,遙感估算研究 | 包剛 | 內蒙古自治區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11 | 相和尺寸控制合成稀土摻雜氟化物納米材料及其上轉換發光性質研究 | 德格吉呼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12 | 內蒙古工業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響應研究 | 甄江紅 | 地理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13 | Banach空間幾何性質及特征不等式研究 | 蘇雅拉圖 | 數學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14 | 內蒙古地區,煤矸石,合成沸石基,吸附劑,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王曉麗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15 | 錫林郭勒草原,牧區雪災監測與風險評價研究 | 薩楚拉 | 地理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16 | 基于GIS的內蒙古草地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空間分布研究 | 包海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17 | 基于,虛擬現實,的病理實驗關鍵技術研究 | 范鵬程 | 數學科學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18 | 基于球面圖像的車輛安全駕駛輔助技術 | 海鷹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19 | 蒙漢,機器翻譯研究 | 王斯日古楞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20 | 面向信息處理的蒙古文教育教材語料庫管理平臺的建設研究 | 松云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21 | 基于,數學形態學,的食管癌細胞圖像自動,量化分析 | 姜紅軍 | 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22 |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格局下的生態環境穩定性研究 | 郝潤梅 | 地理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23 | 烏梁素海黃苔藻華光譜特性與遙感監測技術研究 | 青松 | 地理科學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24 | 貴金屬,光催化,有機反應機理,的理論研究 | 劉子忠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25 | 自旋波,人工微結構復合材料缺陷態性質及其應用 | 曹永軍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26 | 基因編碼序列對,蛋白質折疊,速率的影響 | 李瑞芳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5萬元 | 面上項目 |
27 | 在,多值邏輯,環境下研究,拓撲學,中的若干問題 | 王瑞英 | 數學科學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28 | 基于,蟻群算法,的LEACH,路由協議,的研究與改進 | 徐巧枝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3萬元 | 面上項目 |
29 | 玉米膜下滴灌綜合配套集成技術與示范推廣 | 王勇 | 內蒙古節水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 145萬元 | 內蒙古科技支持計劃項目 |
30 | 內蒙古“干部自主選學培訓”體系化研究 | 王喆,海燕,丁彩霞 | 公共管理學院 | 8萬元 | 內蒙古科技廳軟科學項目 |
31 |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設計與性能研究 | 阿拉塔 | 內蒙古自治區,功能材料,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 | 40萬元 | 重大開放課題 |
2012年度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茖W技術研究項目
編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哈素海,岱海,黃旗海,近12年鳥類變化及原因研究 | 趙格日樂圖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2萬元 | 一般項目 |
2 | 勞動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 | 趙榮輝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3 |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牛佳 | 法政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4 | 基于,非物質文化,旅游資源,移動開發,視角的旅游中心城市吸引力提升研究 | 宋河有 | 旅游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5 | 明末清初的,數學文化,研究 | 宋芝業 | 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6 | 社會轉型,時期民族地區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 白文麗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7 | 內蒙古,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支持,體系研究 | 米俊魁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8 | 內蒙古制造業集聚及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 | 成小平 | 公共管理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9 | 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成果評估系統的研究 | 斯琴圖 | 網絡中心 | 0萬元 | 一般項目 |
10 | “十一五”期間該區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生產力狀況及“十二五”發展趨勢研究 | 麥拉蘇 | 經濟學院 | 4萬元 | 委托項目 |
11 | 新時期該區蒙古語授課大學生培養狀況與就業趨勢研究 | 汪子云 | 基礎教育學院 | 4萬元 | 重點項目 |
12 | 基于蟻群算法的LEACH協議的研究 | 徐巧枝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2萬元 | 一般項目 |
13 | 白光LED用超細鉬酸鹽基紅色,熒光粉,的制備及光譜性能研究 | 莎仁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5萬元 | 重點項目 |
14 | 非線性發展方程,的求解方法與解的意義研究 | 套格圖桑 | 數學科學學院 | 2萬元 | 一般項目 |
15 | 民族地區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研究 | 云莉 | 法政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6 | 內蒙古民辦高職院校,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策略研究 | 鄭珠 | 傳媒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7 | 蒙元視覺圖形元素在內蒙古召廟壁畫中的融入及演變 | 張可揚 | 國際,現代藝術,學院 | 1萬元 | 一般項目 |
18 | 大學生分級式,班級心理輔導,研究 | 鐘建軍 | 教育科學,學院 | 4萬元 | 重點項目 |
19 |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支持計劃 | 烏蘭圖雅 | 地理科學學院 | 30萬元 | 人才項目 |
20 |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支持計劃 | 滿全 | 蒙古學學院 | 24萬元 | 人才項目 |
21 |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骨干支持計劃 | 那日蘇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20萬元 | 人才項目 |
22 |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骨干支持計劃 | 于志勇 | 歷史文化學院 | 16萬元 | 人才項目 |
2012年度該校獲準內蒙古社科聯項目一覽表
編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民族認同與構建和諧內蒙古民族關系研究 | 黃巖 | 法政學院 | 0,5萬元 | 調研課題 |
2 | 民族地區信訪工作機制創新研究——以,非正常上訪,問題為例 | 甘月文 | 公共管理學院 | 0,5萬元 | 調研課題 |
3 | 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媒體傳播力建設研究 | 烏瓊芳 | 文學院 | 0,5萬元 | 調研課題 |
2012年度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前期研究專項項目
編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季風邊緣區湖泊沉積記錄的全新世生態環境演變研究 | 春喜 | 地理科學學院 | 65萬元 | 973前期專項 |
2012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項目
編號 | 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三維二十面體準晶,彈性理論,的Stroh方法 | 李聯,和 | 網絡技術學院 | 5萬元 | 重點項目 |
2012年度工業信息產業部項目
編號 | 名稱 | 負責人 | 單位 | 經費 | 類別 |
1 | 蒙古文農牧業信息化應用系統研發 | 林,民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40萬元 | 計劃項目 |
科研成果
內蒙古師范大學"十一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課題77項,省部級課題224項,廳局級課題260項,橫向課題74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5600余萬元。共發表學術論文3647篇,出版學術專著 224部,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126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07項,申請專利14項,省部級以上鑒定成果60項。2011年,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學位委員會初審通過增列的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名單和審核通過增列的6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名單,已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批準。其中,該校心理學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體育學、藝術學、歷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1個學科獲批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近五年來,該校教師出版學術著作291部;發表論文6776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的論文337篇;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獎勵255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6項。學校教師在荷蘭進修期間在國際權威刊物《Nature》發表論文1篇。學校主持或參與各級各類科學研究項目已有510項,科研經費近5000萬元。
學術交流
內蒙古師范大學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對大學的功能、使命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逐漸深化,經過沉淀、凝練和升華,形成了“求真務實,育人至上,學術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強化了“雙學位教師教育和蒙漢兼通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校訓,已培養輸送各類畢業生17萬余人。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流,與蒙古國、俄羅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及國內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2009年被批準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先后聘請包括五位兩院院士在內的近三百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任學校學術顧問、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學校簡介
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創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被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學校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審時度勢,深刻認識自身在自治區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分析學校的發展歷史與現狀,經過多次教育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明確提出了"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內涵發展為主,外延發展為輔,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本科教育為主,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艱苦奮斗、改革創新,努力把內蒙古師范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師范大學"的辦學指導思想。
內蒙古師范大學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對大學的功能、使命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逐漸深化,經過沉淀、凝練和升華,形成了"求真務實,育人至上"的辦學理念,強化了"雙學位教師教育和蒙漢兼通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校訓,已培養輸送各類畢業生15萬余人。
目前,學校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抓機遇、求發展、創特色、上水平、建名校"的辦學思路,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師范大學"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領導
黨委 書記 | 楊一江 |
黨委副書記 | 云國宏,格日樂圖,高云峰 |
紀委 書記 | 高云峰 |
黨委 委員 | 楊一江,云國宏,陳中永,高云峰,格日樂圖,亞新,劉前貴,張海峰 |
巡,視,員 | 陳中永 |
?!¢L | 云國宏 |
副,校,長 | 亞 新,鄭福田,照日格圖,劉前貴,張海峰 |
歷任領導
內蒙古師范大學歷任校領導一覽表 | ||||
姓名 | 性別 | 名族 | 職位 | 歷時 |
左智 | 男 | 漢 | 院長 | 1951,7---1953,9 |
副院長 | 1957,2---1959,6 | |||
副書記,院長 | 1959,6---1967,2 | |||
郭以青 | 男 | 漢 | 院長,書記 | 1955,11---1956,12 |
郝紹堯 | 男 | 漢 | 副院長 | 1954,8---1959,12 |
戈瓦 | 男 | 蒙古 | 副院長 | 1954,8---1957,2 |
冀,丕揚 | 男 | 漢 | 副院長 | 1954,8---1971 |
副院長 | 1978,11---1983 | |||
韓明 | 男 | 漢 | 書記,院長 | 1957,2---1959,6 |
書記 | 1959,6---1961,3 | |||
特木爾巴根 | 男 | 蒙古 | 副書記 | 1957,7---1961,3 |
書記 | 1961,3---1964,6 | |||
副書記,副院長 | 1979,2---1982,6 | |||
紀之 | 男 | 漢 | 副院長 | 1959,5---1964,1 |
副書記 | 1962,2---1964,1 | |||
書記 | 1964,1---1971 | |||
王修 | 男 | 漢 | 副書記,副主任 | 1972,11---1973,8 |
書記,主任 | 1973,9---1981,12 | |||
王煒 | 男 | 漢 | 副主任 | 1973,12---1978,6 |
高源涵 | 男 | 漢 | 副書記,副主任 | 1973,1---1978,3 |
圖和 | 男 | 蒙古 | 副書記,副主任 | 1973---1978,2 |
關方 | 男 | 滿 | 副主任 | 1975,1---1977,12 |
林陽 | 男 | 漢 | 副院長 | 1978,11---1980,1 |
王建平 | 男 | 漢 | 副院長 | 1978,2---1983,9 |
岳正仁 | 男 | 漢 | 副院長 | 1978,2---1980,9 |
葛洪儒 | 男 | 漢 | 副院長 | 1978,2---1983 |
土木爾 | 男 | 蒙古 | 副院長 | 1978,6---1979,3 |
賽西婭 | 女 | 蒙古 | 副院長 | 1979,1---1983,4 |
馬振鐸 | 男 | 蒙古 | 書記 | 1981,12---1983,3 |
沙駝 | 男 | 鄂溫克 | 副書記,院長 | 1981,12---1983,4 |
書記 | 1983,4---1988,7 | |||
李向義 | 男 | 漢 | 副書記 | 1981,12---1983,3 |
劉獻文 | 男 | 漢 | 副書記,副院長 | 1981,12---1982,6 |
竇伯菊 | 女 | 漢 | 副院長 | 1981,12---1983,4 |
副書記,校長 | 1983,4---1992,9 | |||
那音太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1981,5---1991,3 |
新 思 | 男 | 達斡爾 | 副校長 | 1982,6---1989,1 |
敖特根 | 男 | 蒙古 | 副書記 | 1983,4---1983,10 |
白音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1983,9---1984,7 |
副書記 | 1984,7---1988,7 | |||
書記 | 1988,7---1990,8 | |||
趙維章 | 男 | 漢 | 副校長 | 1983,9---1992,1 |
梁仲仁 | 女 | 漢 | 副書記 | 1984,7---1991,4 |
韓永久 | 男 | 蒙古 | 副書記 | 1990,2---1990,8 |
書記 | 1990,8---1992,1 | |||
曹世明 | 男 | 漢 | 副校長 | 1991,4---1992,9 |
副書記,校長 | 1992,9---1998,5 | |||
楊效春 | 男 | 漢 | 副書記 | 1991,3---1995,8 |
副書記,校長 | 1998,5---2000,6 | |||
書記 | 2000,6---2001,12 | |||
德力格爾 | 男 | 蒙古 | 副書記 | 1991,3---1995,8 |
呼格吉勒圖 | 男 | 蒙古 | 書記 | 1992,1---2000,6 |
陳山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1992,1---1995,8 |
烏漢格日勒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1992,1---1995,8 |
副書記 | 1995,8---2000,6 | |||
申建中 | 男 | 漢 | 副校長 | 1992,9---1995,8 |
范 勇 | 男 | 漢 | 副書記 | 1995,8---1995,11 |
能乃扎布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1995,8---1999,9 |
陳中永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1995,8---2000,6 |
副書記,校長 | 2000,6---2006,4 | |||
初志壯 | 男 | 漢 | 副校長 | 1995,8---2006,4 |
劉麗華 | 女 | 漢 | 副書記 | 1997,3---2000,6 |
劉新華 | 男 | 漢 | 副校長 | 1997,3--- |
亞新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1999,8--- |
王占榮 | 男 | 漢 | 副書記 | 2000,6---2001,12 |
書記 | 2001,12---2006-4 | |||
特木爾 | 男 | 蒙古 | 副書記 | 2000,6---2004 |
王希明 | 男 | 漢 | 副校長 | 2000,6--- |
石忠文 | 男 | 漢 | 紀檢委書記 | 2000,6---2005 |
斯日古楞 | 男 | 蒙古 | 黨委副書記 | 2004,3--- |
照日格圖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2004,3--- |
鄭福田 | 男 | 漢 | 副校長 | 2004,3--- |
趙麗娟 | 女 | 漢 | 紀檢委書記 | 2005,4--- |
陳中永 | 男 | 蒙古 | 書記 | 2006,4--- |
楊一江 | 男 | 漢 | 校長 | 2006,4--- |
云煒恒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2006,4--- |
傅永春 | 男 | 漢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2007,5--- |
云國宏 | 男 | 蒙古 | 副校長 | 2007,5--- |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校有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余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3.8%,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5%,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578人;有自治區級教學名師12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2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77人(次),享受政府津貼教師24人,榮獲內蒙古杰出人才獎1人,烏蘭夫基金獎1人。
院系設置
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18個、二級學科112個,專業碩士8個,此外,還招收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2008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成為具有碩士研究生免試推薦入學資格的高校。
開設5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8大學科門類,有自治區重點學科8個,校級重點學科21個?,F有博士學位點和碩士學位點共131個,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點。有48個科研機構,其中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為自治區重點開放實驗室。
門類 | 部門 | ||
---|---|---|---|
文科 | 教育科學,學院 | 蒙古,學學院 | 文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國際交流學院 | 歷史文化學院 | |
法政學院 | 經濟學院 | 田家炳,教育書院 | |
社會學,民俗學,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基礎教育學院 | |
公共管理學院 | 青年政治學院 | 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 |
傳媒學院 | |||
藝體 | 旅游學院 | 音樂學院 | 體育學院 |
美術學院 | 國際,現代藝術,設計學院 | 民族藝術,學院 | |
綜合 | 二連浩特,國際學院 | ||
理工科 | 數學科學學院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 地理科學學院 |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 |
軍事 | 人民武裝學院 | ||
其它 | 繼續教育學院 | 網絡技術學院 | 公共體育教研部 |
軍事教研部 | |||
研究機構 | 雕塑藝術,研究院 | 科學技術史,研究院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中國少數民族,作家研究中心 | 蒙古學國際研究中心 | ||
獨立學院 | 鴻德學院 | ||
附屬學校 |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內蒙古師范大學盛樂附屬學校 |
學校地址
內蒙古師范大學校本部:呼和浩特市昭烏達路81號;
盛樂校區(內蒙古師范大學盛樂校區):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
青年政治校區(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毫沁營;
人民武裝校區(內蒙古師范大學人民武裝學院):呼和浩特市海拉爾西街內蒙古軍區教導大隊;
興安校區(內蒙古師范大學興安學院):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合作);
二連浩特校區(內蒙古師范大學二連浩特國際學院):二連浩特市;
內蒙古師范大學集寧學院(集寧師范學院合作)
相關新聞
內蒙古師范大學:師生不滿意的小事是學校要辦的大事
“這回可好了,在家也能享用校內豐富的圖書及信息資源了,提高了工作和學習效率?!?013年11月30日,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王鳳雷教授激動地說。
原來,針對該校教職工提出的在校外訪問校內信息資源存在諸多局限的問題,學校經過多方調研,購置了VPN設備。經過調試運行,VPN服務于11月6日正式開通運行了。有了VPN設備,老師可以遠程訪問學校的網絡,共享學校圖書資源。王鳳雷教授在第一時間體驗了這一便捷服務。
內蒙古師范大學實實在在為師生做細活,就像校黨委書記楊一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言:“師生不滿意的小事,其實就是學校要辦的大事。我們要真正把小事辦實,實事辦細?!?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