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69,视频日韩p影院永久免费,久久国产91吞精口爆,公交车伦流澡到高潮hnp
  • <track id="okkos"><span id="okkos"></span></track>

        <bdo id="okkos"><dfn id="okkos"></dfn></bdo>
        <track id="okkos"></track>

          交通

          港口

          主詞條: 廣州港、湛江港、潮州港、汕頭港

          廣州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唐玄宗開元間713~741﹐廣州即設有市舶使后改名市舶司總管對外貿易與收稅是為海關的起源也是中國第一個海關在漢唐時期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清朝乾隆一口通商使廣州為唯一對外貿易港口[53-54] 清末中法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廣州灣租界條約中英法等國分別租借租廣州潮州汕頭瓊州瓊州時屬廣東廣州灣今湛江[55-57]

          航空

          根據遠期規劃將完善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為國際復合型門戶樞紐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及粵西國際機場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其他支線機場為補充的全省民用機場布局到2015年末廣東民用機場之間協同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約一億人次

          廣東省機場

          序號

          機場

          飛行區等級

          備注

          1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4F

          國際復合型門戶機場

          2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4F

          區域性樞紐機場

          3

          珠海金灣國際機場

          4E

          省骨干型機場

          4揭陽潮汕機場4D省骨干型機場

          5

          惠州機場

          4D

          其他支線機場

          6佛山沙堤機場4C其他支線機場
          7韶關國際機場4C其他支線機場
          8梅縣機場4C其他支線機場

          9

          汕頭外砂機場

          4D

          軍民兩用機場

          10

          湛江機場

          4D

          民用機場

          11

          陽江合山機場

          1A直升機場

          12

          羅定機場

          3C低空航線機場

          13

          廣州岑村機場

          軍用機場

          14

          興寧機場

          軍用機場

          15

          深圳南頭機場

          直升機場

          16

          湛江坡頭機場

          直升機場

          17

          珠海九州機場

          直升機場

          18

          湛江遂溪機場

          軍用機場

          19

          普寧維平機場

          直升機場

          20

          粵西國際機場籌建

          4D規劃4E規劃

          區域性樞紐機場

          廣州歷史上的8個老機場

          作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祥地從1911年廣州成功起飛第一架飛機廣州先后出現過的機場多達8個最早的是燕塘機場此后是大沙頭機場南石頭水上機場二沙頭水上機場河南沙頭機場石牌跑馬場機場廣州天河機場和白云機場

          鐵路

          到2020年廣東鐵路出省通道由京廣鐵路京九鐵路廣深鐵路黎湛鐵路贛韶鐵路柳韶鐵路粵海鐵路和梅坎鐵路增至12條形成以廣州為中心三縱二橫的主干線

          高鐵

          武廣高鐵廣深港高鐵廈深高鐵貴廣高速鐵路南廣高鐵廣東西部沿海高速鐵路在建

          輕軌

          廣珠輕軌廣佛江珠城際輕軌廣深港客運專線穗莞深城際佛莞深城際廣佛珠城際莞惠城際軌道廣佛肇城際輕軌佛肇城際輕軌廣州地鐵14號線廣從輕軌廣佛環線廣清城軌東莞輕軌規劃

          地鐵

          廣州地鐵深圳地鐵佛山地鐵東莞地鐵在建中山地鐵規劃湛江地鐵規劃

          市際交通

          珠三角為了打造一小時生活區已開通城際巴士

          肇慶七星巖(8張)

          如莞惠巴士東莞到惠州廣佛巴士莞深巴士東莞到深圳惠深巴士惠州到深圳佛肇城巴佛山到肇慶嶺南通于2010年廣州亞運會前已發行可在廣州佛山肇慶江門汕尾惠州茂名珠海韶關中山清遠云浮揭陽陽江河源汕頭潮州湛江18座城市力推嶺南通與八達通互聯互通廣東與澳門嶺南通已互通

          電車

          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首期工程線路全長約8.877km共設車站14座在建

          有軌電車佛山市南海區新型公共交通有軌電車試驗段建設啟動[61-62]

          無軌電車廣州

          BRT

          建成通車廣州BRT 中山BRT

          規劃深圳佛山

          教育

          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世界級圖書館之城-深圳

          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引入西學在廣東省創辦新式學校將平民教育納入滿清朝廷的視野清政府迫于形勢壓力不得不對教育革新網開一面于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新式學堂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廣東省高等教育水平位居中國前列2012年高校數量中國第三次于江蘇山東 2013年兩個學科中國排名第一26個學科進入中國前5

          高等院校

          廣東省境內高等院校分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普通高等本科獨立學院普通高等??圃盒?/a>軍事院校以及技師學院 等5個類別

          廣東省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名單
          學校名稱主管部門辦學地點辦學層次
          中山大學
          教育部廣州 珠海國家211工程985工程
          華南理工大學教育部

          廣州

          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

          暨南大學

          國務院僑辦

          廣州 珠海 深圳

          國家211工程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省

          廣州 佛山

          國家211工程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省

          廣州

          廣東省211工程

          汕頭大學

          廣東省

          汕頭

          廣東省211工程

          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東省

          廣州

          廣東省211工程

          廣東工業大學廣東省廣州廣東省211工程
          廣州大學廣東省廣州國家國培計劃
          南方科技大學廣東省深圳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省

          廣州 佛山

          本科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州醫科大學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東財經大學廣東省廣州 佛山本科

          廣東藥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星海音樂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東金融學院

          廣東省

          廣州 肇慶

          本科

          廣東警官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州美術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

          廣州航海學院廣東省廣州本科

          廣東白云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民辦大學

          廣東培正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民辦大學

          廣州商學院

          廣東省

          廣州

          本科民辦大學
          廣州工商學院廣東省廣州本科民辦大學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廣東省

          佛山

          本科

          廣東東軟學院廣東省佛山本科民辦大學

          廣東醫學院

          廣東省

          湛江 東莞

          本科

          嶺南師范學院

          廣東省

          湛江

          本科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省

          湛江

          本科

          東莞理工學院

          廣東省

          東莞

          本科

          廣東科技學院

          廣東省

          東莞

          本科民辦大學

          肇慶學院

          廣東省

          肇慶

          本科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省肇慶本科民辦大學
          深圳大學廣東省深圳本科

          五邑大學

          廣東省

          江門

          本科

          韓山師范學院

          廣東省

          潮州

          本科

          嘉應學院

          廣東省

          梅州

          本科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省茂名本科

          韶關學院

          廣東省

          韶關

          本科

          惠州學院

          廣東省

          惠州

          本科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聯合國際學院

          廣東省

          珠海

          本科中港合辦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本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
          廣東省普通高等本科獨立學院名單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汽車學院

          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

          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廣東省高等職業學校高等??茖W校名單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工商職業學院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

          廣東南方職業學院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行政職業學院廣東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廣州松田職業學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珠江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

          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華商職業學院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廣州華夏職業學院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羅定職業技術學院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

          南華工商學院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清遠職業技術學院

          湛江現代科技職業學院

          珠海藝術職業學院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私立華聯學院
          潮汕職業技術學院茂名職業技術學院陽江職業技術學院肇慶醫學高等??茖W校
          廣東省軍事院校名單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作戰學院

          廣東省技師學院名單

          肇慶市技師學院

          佛山市南海技師學院

          深圳技師學院

          韶關市技師學院

          廣東省南方技師學院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

          著名中學

          2014廣東省頂尖中學排行榜
          名次
          中學名稱
          所在地區
          所在城市
          狀元人數

          1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廣州

          23

          2

          廣東實驗中學

          廣東

          廣州

          10

          3

          廣雅中學

          廣東

          廣州

          9

          4

          廣州二中

          廣東

          廣州

          7

          5

          廣州市執信中學

          廣東

          廣州

          7

          6

          江門市第一中學

          廣東

          江門

          5

          7

          汕頭市第一中學

          廣東

          汕頭

          5

          8

          珠海市第一中學

          廣東

          珠海

          5

          9

          佛山市第一中學

          廣東

          佛山

          4

          10

          惠州市第一中學

          廣東

          惠州

          4

          11

          茂名市第一中學

          廣東

          茂名

          4

          12

          汕頭金山中學

          廣東

          汕頭

          4

          13

          深圳實驗學校

          廣東

          深圳

          4

          14

          深圳中學

          廣東

          深圳

          4

          15

          湛江一中

          廣東

          湛江

          4

          16

          潮州金山中學

          廣東

          潮州

          3

          17

          高明區第一中學

          廣東

          佛山

          3

          18

          廣東高州中學

          廣東

          茂名

          3

          19

          梅州東山中學

          廣東

          梅州

          3

          20

          深圳高級中學

          廣東

          深圳

          3

          21

          深圳外國語學校

          廣東

          深圳

          3

          22

          廣東仲元中學

          廣東

          廣州

          2

          23

          開平市開僑中學

          廣東

          江門

          2

          24

          信宜中學

          廣東

          茂名

          2

          25

          饒平二中

          廣東

          潮州

          1

          26

          東莞中學

          廣東

          東莞

          1

          27

          南海市石門中學

          廣東

          佛山

          1

          28

          廣州六中

          廣東

          廣州

          1

          29

          廣州鐵路第一中學

          廣東

          廣州

          1

          30

          廣州執信中學

          廣東

          廣州

          1

          31

          南武中學

          廣東

          廣州

          1

          32

          忠信中學

          廣東

          河源

          1

          33

          開平一中

          廣東

          江門

          1

          34

          棉湖中學

          廣東

          揭陽

          1

          35

          茂名市第一中學

          廣東

          茂名

          1

          36

          梅縣東山中學

          廣東

          梅州

          1

          37

          潮陽實驗學校

          廣東

          汕頭

          1

          38

          潮陽實驗中學

          廣東

          汕頭

          1

          39

          北江中學

          廣東

          韶關

          1

          40

          深圳寶安中學

          廣東

          深圳

          1

          41

          深圳南頭中學

          廣東

          深圳

          1

          42

          深圳市富源文武學校

          廣東

          深圳

          1

          43

          深圳市華茂實驗學校

          廣東

          深圳

          1

          44

          陽江市第一中學

          廣東

          陽江

          1

          45

          湛江二中

          廣東

          湛江

          1

          46

          肇慶中學

          廣東

          肇慶

          1

          注資料來自

          行政區劃

          主詞條: 廣東省行政區劃

          廣東地圖

          廣東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87%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由于歷史原因東沙群島被臺灣當局控制數量僅次于浙江福建兩省居中國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個全省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關于領海大陸架及專屬經濟區歸沿岸國家管轄的規定全省海域總面積41.9萬平方公里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湛江茂名陽江粵北韶關清遠云浮梅州河源[32-33]

          其中廣州和深圳為副省級城市深圳為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下分119個縣級行政區包括59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權限并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 21個縣級市法律上直屬省政府實際上是由地級市暫為代管

          其中南雄紫金興寧封開龍川五華博羅陽春徐聞高州英德饒平普寧羅定南澳仁化豐順陸河懷集揭西乳源大埔陸豐廉江化州德慶連山連南新興是財政省直管縣[35-37]

          廣東省行政區劃一覽

          區劃名稱

          車牌代碼電話區號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廣州市

          粵A020

          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天河區白云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從化區

          深圳市

          粵B0755

          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寶安區龍崗區

          珠海市

          粵C0756

          香洲區斗門區金灣區

          汕頭市

          粵D0754

          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潮南區潮陽區澄海區南澳縣

          佛山市

          粵E/粵Y/粵X

          0757禪城區高明區三水區南海區順德區

          韶關市

          粵F0751

          湞江區武江區曲江區樂昌市南雄市始興縣仁化縣翁源縣新豐縣乳源瑤族自治縣

          湛江市

          粵G0759

          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麻章區廉江市吳川市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

          肇慶市粵H0758

          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四會市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德慶縣

          江門市

          粵J0750江海區蓬江區新會區臺山市鶴山市開平市恩平市

          茂名市

          粵K0668

          茂南區電白區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

          惠州市

          粵L0752

          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龍門縣惠東縣

          梅州市

          粵M0753

          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

          汕尾市

          粵N0660

          城區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

          河源市

          粵P0762

          源城區龍川縣連平縣東源縣和平縣紫金縣

          陽江市

          粵Q0662

          江城區陽春市陽西縣陽東縣

          清遠市

          粵R0763

          清城區清新區英德市連州市佛岡縣陽山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

          東莞市粵S0769/

          中山市

          粵T0760/

          潮州市

          粵U

          0768

          湘橋區潮安區饒平縣

          揭陽市

          粵V0663

          榕城區揭東區普寧市惠來縣揭西縣

          云浮市

          粵W0766

          云城區羅定市新興縣郁南縣云安縣

          備注

          1深圳市有光明新區坪山新區大鵬新區龍華新區四個功能區非行政區

          2珠海市有橫琴新區高新區高欄港經濟區保稅區和萬山區五個功能區非行政區

          3東莞市是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莞城區南城區東城區萬江區實際是街道屬于鄉級行政區

          4中山市是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石岐區東區西區南區五桂山區火炬開發區實際是街道屬于鄉級行政區

          5汕尾市紅海灣區是經濟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汕尾市東沙群島實際上被臺灣當局控制

          6潮州市楓溪區是功能區屬于潮安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7揭陽市藍城區是功能區屬于揭東區揭陽空港經濟區屬于榕城區均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8茂名市濱海新區是功能區屬于電白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9肇慶市大旺區是經濟區不在民政部縣級行政區之列

          10順德區車牌號為X南海區車牌號為Y港澳進入中國內地車輛車牌號為Z

          11廣東下轄9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深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惠州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肇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江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2廣東下轄6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珠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文化藝術

          主詞條: 嶺南文化

          廣東主要有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雷州文化 等分支

          廣東文化(8張)

          有廣雕 廣彩 廣繡 潮州木雕潮繡潮汕抽紗潮州工藝瓷等工藝精品雷州半島不僅有天下四絕之一的雷州換鼓南方兵馬俑的雷州石狗而且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雷州歌雷劇雷州音樂雷州姑娘歌儺舞等

          飲食文化

          主詞條: 粵菜

          粵菜(3張)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又稱廣東菜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由廣州潮州東江三地特色菜點發展而成廣州菜是廣東受眾最多的菜系 潮州菜以精致典雅著稱[94-95] 客家菜則以原汁原味見長

          廣東人的飲食還離不開飲茶飲茶離不開茶點心粥粉面還有一些小菜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工夫茶廣東點心是中國面點三大特式之一廣東粥特點是粥米煮開花和注意調味有滑雞粥魚生粥及第粥和艇仔粥廣東粉為沙河粉軟中帶韌廣東面以伊府面最為出名 湛江海鮮美食在中國久負盛名2010年湛江被授予中國首個中國海鮮美食之都

          傳統戲劇

          粵劇潮劇花朝戲 廣東漢劇 正字戲 西秦戲 雷劇粵北采茶戲 樂昌花鼓戲 粵西白戲 等粵劇潮劇屬于中國的十大地方劇種

          音樂曲藝

          主詞條: 嶺南音樂、廣東曲藝

          嶺南音樂因其文化的多樣化具有

          廣東文化版圖上的潮汕文化(68張)

          多重屬性廣東音樂潮州音樂客家音樂客家山歌廣東漢樂雷州音樂 和嶺南的少數民族音樂以及傳播到海外的嶺南音樂都屬于嶺南音樂范疇 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為中國一流樂團廣東實驗現代舞團為國際知名舞團粵語相聲南派相聲威震港澳 代表人物黃俊英

          標志性文化設施有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星海音樂廳深圳音樂廳東莞大劇院東莞玉蘭大劇院等廣東省連續兩年獲得中國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評選總成績和金獎數全國第一

          民俗

          廣東部分民俗慶典活動南獅佛山行通濟廣州廣府廟會佛山秋色潮州大鑼鼓英歌燒塔燒龍飄色粵西年例佛山北帝誕廟會廣州波羅誕廟會等

          語言

          廣東文化薈萃(6張)

          廣東語言狀況復雜除粵北粵東粵西有瑤語壯語畬語標話及歸屬不明的漢方言舊時正話軍話韶州土話粵北土話等主要流行3種保留了豐富的古漢語特點又各有特色的漢語方言廣東本土漢語方言粵語包括亻能古話客家語包括涯話閩語包括潮州話雷州話福佬話學佬話海話隆都話等

          境外電視

          廣東省有線及各市線有翡翠臺明珠臺本港臺國際臺星空衛視華娛衛視鳳凰衛視是中國大陸唯一有境外電視合法落地的省

          文化名城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7個

          廣州

          廣府文化的核心區域越秀區是廣府文化發源地千年商都核心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潮州

          潮州潮汕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佛山

          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南獅的發源地 明代時是南中國冶煉中心

          肇慶

          古封開是嶺南最早首府粵語發源地漢代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點

          梅州

          世界客都客家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和核心區域

          中山

          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香山文化的發祥地民國國父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誕生地

          雷州

          雷州文化的發源地徐聞縣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6個

          高州連州新會平海佗城碣石揭陽揭西惠州南雄羅定德慶韶關英德海豐東莞

          經濟

          發展史

          古代廣東經濟以其鮮明的特色在全國占有著重要的地位秦漢時期南越地區的犀角象牙翡翠珠磯等物品成為中原人民喜好的珍品嶺南的水果礦物海產品也不斷北上與中原其他物產交換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更使廣州很早就成為中國溝通東南亞非洲歐洲的重要港口唐宋市舶貿易的繁榮廣東成為朝廷的財富重地中央王朝十分重視廣東在全國的經濟地位廣東很早就和中原有經濟文化聯系唐代大庾嶺通道的開辟進一步加強了廣東和全國的交流

          明中葉以后廣東社會經濟更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農業方面沙田的開發和?;鷳B農業的發展使珠江三角洲成為中國著名的經濟作物種植區手工業方面佛山的冶鑄佛山石灣的陶瓷廣州一帶的絲織業粵東的制糖等都獨步全國廣貨馳名天下商業領域廣東商幫周流天下明清時期大庾嶺商路的繁榮是廣東經濟發展和商業興盛的標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廣州一口通商制度又使廣東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系的重要省份此時廣東經濟發展已領先全國珠江三角洲成為中國最富庶的地區雖然晚清的鴉片輸入和帝國主義的入侵給廣東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廣東得風氣之先同時也成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最早和最快的地區之一

          國民黨統治廣東時期中央銀行1924年8月15日至1929年2月底與廣東省銀行1932年元旦至1949年10月底先后實為唯一的政府金融機構兩行前后名稱雖有不同但實一脈相承因廣東省銀行是由中央銀行遞嬗而來當孫中山先生在廣州稱大元帥時于1924年8月15日成立中央銀行于廣州隸屬大本營財政部管轄原是國家銀行性質其后國民革命軍北伐南京政府成立1928年冬在滬另設中央銀行其時李濟深主粵政因恐粵行為滬行所并乃將粵行重新改組期與滬行分清界限于1929年3月1日改稱廣東中央銀行隸屬廣東省政府管轄從此變為地方政府銀行后陳濟棠時期又于1932年元旦將行改組為廣東省銀行以正名實雖經兩度改組實際仍為一貫至1949年10月廣東解放始行結束

          1978年以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經濟快廣東旅游

          速協調發展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最發達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但地區經濟不平衡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面積4.17萬平方公里省規劃綱要辦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達47897.25億元比2008年下同增長45.8%占全省79.1%人均GDP達84563元折合13454美元增長29.6%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和收腹帶出口基地是世界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 但是粵西東北經濟水平比較落后人均發展遠落后于珠三角這也是廣東經濟發展急需改善的地方 現出臺粵東西北發展規劃綱要正式明確其十二五期間的戰略定位

          廣東是中國經濟總量最大和發展最快的省份1978-2012年34年按絕對數比2012年GDP總量為1978年的307倍按不變價格推算以同期全國平均物價水平為基準GDP年平均增長率14.1%增長速度居全國第1位1978-2012年34個年份除197819791981198319892009和2012年以外其余年份GDP均超過10%的增長率最高年份1993年GDP增幅達到23%廣東GDP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從1978年的第5位到1989年上升至穩居第1的位置根據國家統計局上已公布的數據2012年廣東省GDP總量達到了57,067.92億元占全國GDP總數的10.99%其中第一產業2848.91億元第二產業27825.30億元第三產業26393.71億元根據2012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1美元兌6.2855元人

          廣東航拍(20張)

          民幣計算相當于9079.29億美元超過美國的佛羅里達州7,860億美元成為世界各國中GDP總額排名第6位的一級行政區 2012年人均GDP為54095元折合8606美元位居中國第8名2012年GDP含金量排名第三位次于上海北京

          廣東省以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在許多經濟指標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民儲蓄存款專利申請量稅收進出口總額旅游總收入移動電話擁有量互聯網用戶貨物運輸周轉總量等其中進出口總額年均占全國約1/4從1985年至2012年連續27年居全國第一累計吸引外商投資占全國約1/4GDP從1989年至2012年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但人均生活水準有待提高

          在省會廣州舉辦的每年兩屆的廣交會是中國出口貿易的晴雨表支撐了廣東省內外貿易和出口加工業多年的持續發展

          以制造業為主具有食品紡織業機械家用電器汽車醫藥建材冶金工業體系擁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機構網點和從業人員總數均居全國首位廣東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優勢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設金融強省對周邊地區的金融輻射力越來越強廣東已基本形成了以貨幣外匯產權等市場為主體的金融市場體系現與港澳合作打造

          廣東夜景(5張)

          粵港澳都市圈各省區市GDP含金量中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前三廣東省成為首個5萬億元俱樂部成員江蘇山東緊隨其后突破4萬億元以廣州深圳為中心以珠江口東岸西岸為重點2020年粵港澳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大都市圈打造一個具有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的城市群是3個特大城市群之一的珠三角特大城市群 主要組成

          中國最富裕30城市排行榜中東莞市佛山市珠海市中山市分別排名第一第四第六第七

          2012年廣東經濟運行經歷了年初下探年中筑底企穩三季度企穩回升四季度繼續回暖的發展過程經濟穩健發展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2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1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8.2%四個季度GDP累計分別增長7.2%7.4%7.9%和8.2%呈現逐季提升態勢 2012年中國城市gdp前50強城市排名廣州深圳佛山分別排名第3第5第12位2012年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臺北廣州北京蘇州佛山天津和澳門 2012年宜商城市競爭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廣州佛山蘇州深圳武漢青島和杭州

          旅游景區

          廣東省境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名錄
          序號景區名稱序號景區名稱序號景區名稱
          1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2
          深圳華僑城旅游度假區
          3
          廣州白云山風景區
          4
          梅州梅縣區雁南飛茶田景區
          5
          深圳觀瀾湖休閑旅游區
          6
          清遠連州地下河旅游景區
          7韶關仁化丹霞山景區8
          佛山西樵山景區
          9
          惠州市羅浮山景區
          廣東省境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名錄

          序號

          景區名稱

          評審年度

          1

          西樵山風景名勝區

          2001

          2

          孫中山故居

          2001

          3

          廣州香江野生動物世界

          2001

          4

          清新溫礦泉旅游度假區

          2001

          5

          廣州白云山風景名勝區

          2001

          6

          陽江海陵島大角灣風景名勝區

          2001

          7

          丹霞山風景名勝區

          2001

          8

          深圳觀瀾湖高爾夫球會

          2001

          9

          深圳華僑城旅游度假區

          2001

          10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

          2001

          11

          珠海圓明新園

          2001

          12

          梅縣雁南飛度假村

          2001

          13

          廣東美術館

          2002

          14

          廣州中山紀念堂

          2002

          15

          河源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

          2002

          16

          廣州番禺蓮花山旅游區

          2002

          17

          廣州番禺寶墨園

          2002

          18

          汕頭礐石風景名勝區

          2002

          19

          汕頭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2002

          20

          江門金山溫泉旅游度假區

          2002

          21

          江門開平立園

          2002

          22

          江門圭峰風景區

          2002

          23

          東莞鴉片戰爭博物館

          2003

          24

          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

          2003

          25

          湛江湖光巖風景名勝區

          2003

          26

          汕頭南澳島旅游區

          2004

          27

          梅縣華銀雁鳴湖旅游度假區

          2004

          28

          廣州黃花崗公園

          2004

          29

          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2004

          30

          新會古兜溫泉旅游度假村

          2005

          31

          佛山市三水荷花世界

          2005

          32

          廣州從化碧水灣溫泉度假村

          2005

          33

          廣州越秀公園

          2005

          34

          清遠市連州地下河

          2006

          35

          佛山市三水森林公園

          2006

          36

          恩平市錦江溫泉旅游度假區

          2006

          37

          韶關市曹溪溫泉假日度假村

          2006

          38

          珠海農科奇觀

          2006

          39

          碧桂園假日半島故鄉里旅游度假區

          2007

          40

          廣東省飛來峽水利樞紐風景區

          2007

          41

          中山詹園

          2007

          42

          清遠黃藤峽生態旅游區

          2007

          43

          清遠玄真古洞生態旅游度假區

          2007

          44

          汕尾玄武山旅游區

          2007

          45

          惠州市龍門縣南昆山生態旅游區

          2007

          46

          惠州市龍門南昆山溫泉旅游大觀園

          2007

          47

          惠州市龍門溫泉旅游度假區

          2007

          48

          湛江藍月灣溫泉度假邨

          2007

          49

          佛山清暉園

          2007

          50

          深圳市仙湖植物園

          2007

          51東莞歡笑天地2011
          52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53佛山順德長鹿休閑度假農莊
          54開平碉樓與村落
          55客家博物館
          56葉劍英故居
          57梅州雁鳴湖風景區
          58梅州長潭風景區
          59梅州客天下
          60新會圭峰山
          61靈光寺風景區

          自然環境

          地理位置

          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 /div> 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緯20°09ˊ~25°31ˊ和東經109°45ˊ~117°20ˊ之間全省陸地面積17.98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1.85%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數量僅次于浙江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其中廣東省珠海市有島嶼147個為國內島嶼較多的城市之一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個全省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居全國第一位

          地形地貌

          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貫粵西粵中和粵東北的羅平山脈和

          廣東(9張)

          粵東的蓮花山脈粵北的山脈則多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脈此外粵東和粵西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山脈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臺地以雷州半島―電白―陽江一帶和海豐―潮陽一帶分布較多構成各類地貌的基巖巖石以花崗巖最為普遍砂巖和變質巖也較多粵西北還有較大片的石灰巖分布此外局部還有景色奇特的紅色巖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雞嶺等丹霞山和粵西的湖光巖先后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沿海數量眾多的優質沙灘以及雷州半島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游資源沿海沿河地區多為第四紀沉積層是構成耕地資源的物質基礎

          氣候環境

          廣東省屬于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從北向南廣東省

          年平均日照時數由不足1500小時增加到2300小時以上年太陽總輻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約為19℃~24℃全省平均日照時數為1745.8小時年平均氣溫22.3℃1月平均氣溫約為16℃~19℃7月平均氣溫約為28℃~29℃

          廣東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間全省平均為1777毫米降雨的空間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趨勢受地形的影響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風坡有恩平海豐和清遠3個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風坡的羅定盆地興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島潮汕平原少雨區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降水的年內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際變化也較大多雨年降水量為少雨年的2倍以上

          洪澇和干旱災害經常發生臺風的影響也較為頻繁春季的低溫陰雨秋季的寒露風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凍也是廣東多發的災害性天氣

          人口民族

          人口數量

          2010年11月1日廣東省常住人口為104303132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8642000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7883132人增長20.69%年平均增長率為1.90%漢族人口為人102239726人占98.02%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063406人占1.98%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9027813人占66.1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35275319人占33.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1507812人鄉村人口減少3624681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1.18個百分點

          民族民系

          廣東省是56個民族成分齊全的省份2011年漢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97.46%漢族民系主要有廣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潮汕雷州等[43-48]

          三大民系的形成是中原漢族與嶺南土著長期融合的結果這種融合早已有之而較大規模的融合則始于秦征嶺南經過兩晉兩宋明末三次移民高潮(來自中原地區還包括楚吳越閩等嶺北地區)逐漸形成了三大民系由于歷史上的種種原因三大民系的人民長期各自保持其生活習俗文化意識和性格特征共同構成了廣東文化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風情魅力并以其各自的優勢促進了嶺南文化的發展但是三大民系的形成有各自不同的歷史背景自然環境文化基因經濟條件加上語言不通彼此之間長期缺乏正常的交往溝通不僅民系之間社會經濟精神文化的發展極不平衡就是在同一民系中邊遠山區與沿海平原地區也有較大差距

          少數民族人口307萬人世居少數民族有壯瑤畬回滿族壯族主要分布在連山懷集廉江信宜化州羅定等瑤族主要分布在連南連山連州陽山英德乳源樂昌仁化曲江始興翁源龍門陽春等畬族主要分布在乳源南雄始興增城和平連平龍川東源豐順饒平潮安海豐惠東博羅等回族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珠海肇慶汕頭佛山東莞等滿族主要居住在廣州市改革開放以后因人才流動婚姻務工經商等遷移或暫住廣東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逾200萬人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區各城市全省有縣級范圍含縣級以上少數民族社會團體22個根據國家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廣東省設立了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3個自治縣和連州市瑤安瑤族鄉三水瑤族鄉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始興縣深渡水瑤族鄉陽山縣秤架瑤族鄉東源縣漳溪畬族鄉7個民族鄉

          華僑華人

          廣東省自古就是中國海上貿易和移民出洋最早最多的深圳

          省份近代以后逐漸發展成為重點僑鄉至2009年全省有23個華僑農場安置歸僑難僑6.9萬人是歸僑僑眷最集中的地方

          2013年廣東省有3000多萬海外僑胞占中國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越南柬埔寨歐美的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南美洲的秘魯巴拿馬巴西委內瑞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非洲的毛里求斯馬達加斯加南非留尼汪等國家和地區

          2013年廣東省內有歸僑10.3萬人僑眷2000多萬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梅州地區廣府語系地區的歸僑僑眷有800萬人閩南語系地區歸僑僑眷有700萬人客家語系地區的歸僑僑眷有500萬人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粵作為廣東簡稱最原始的意義是指代華南百越廣州" style="float: right;" picsrc="7aec54e736d12f2e9cc7c78b4ec2d5628435681e" data-layout="right" width="695" height="925" url="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45a679f6d52a283447a631096bb7c92e/7aec54e736d12f2e9cc7c78b4ec2d5628435681e.jpg" compressw="165" compressh="220" useredit="1" />百粵古文獻中粵和越互為通假可隨意互調使用隋唐以后粵字意義收窄指嶺南地區或稱南粵

          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了早期古人馬壩人商與西周時代廣東先民便與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經濟文化往來春秋戰國時代嶺南與閩吳越楚國關系密切交往頻繁歷史上楚庭南武城的傳說反映出這一時期嶺南與楚越的關系國語楚語上也有撫征南海的記載可見當時嶺南與楚國有軍事政治關系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占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ぽ牼呈菛|南瀕南海西到今廣西賀州北連南嶺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轄番禺龍川博羅四會4個縣據漢書記載郡治番禺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ご送饣浳饔幸徊糠謱傧罂ず凸鹆挚せ洷辈糠值貐^屬長沙郡這是廣東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

          秦末南??の救螄滩∥N锡埓h令趙佗代職任囂死后趙佗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際趙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當時廣東除今連州及樂昌北境屬長沙郡管轄外都屬南越國地盤趙佗及其后的南越國都與漢朝一樣實行郡縣制

          兩漢時期

          漢武帝平定南越后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為了便于監督各郡官吏漢朝又設立13個常駐監察機構稱為十三部其中設在蒼梧郡廣信縣今廣東封開的交趾部專門負責糾核嶺南九郡東漢末交趾部改為交州除監察權外還擁有軍政大權成為郡上一級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從郡縣二級變為州郡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交州轄下的整個南??せ浿谢洊|還包括蒼梧郡和浦郡荊州貴陽郡和揚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ぽ^秦代增置3個縣揭陽中宿今清遠和增城

          東漢末赤壁之戰后逐漸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吳國的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騭把交州州治從廣信東遷番禺264年吳景帝永安七年東吳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蒼梧郁林高梁4個郡今兩廣大部從交州劃出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東吳時期今廣東省境除廣州轄下的4郡外還包括荊州始興郡和海南島

          魏晉南北朝

          西晉時今廣東省腹地屬當時的廣州粵北屬荊州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屬交州南北朝時代中國政局南北分裂南朝統治者對俚人越族實行羈縻政策在原地大量封官導致州郡數猛增增設的州郡縣多集中在粵中粵西粵北地區粵東地區設置較少因為當時粵東農業經濟沒有粵西發達交通也沒有粵西方便隋初設廣州循州今惠州兩個總管府統領諸州隋煬帝廢州為郡改為郡縣兩級大加省并今廣東省境分屬10郡74縣

          唐宋時期

          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隸于廣州長官稱為

          廣東風光(13張)

          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唐朝中期潮州汕頭一帶曾經隸屬福建屬閩州都督府和福建節度使等756年肅宗至德元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為南漢王劉氏占據行政區劃基本上繼承唐朝的建制南漢升廣州為興王府在州縣稀疏的粵東和粵北增置1府4州南漢后期全境共轄60州214縣后梁貞明三年917清海靖海兩軍節度使劉巖立國國都廣州國號初名大越年號乾亨次年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南漢立國后承襲唐朝典章制度并大體沿用唐代官制升廣州為興王府在粵東和粵北增置一府四州啟用幕府士人分領諸州刺史不用武官從而擺脫唐后期藩鎮割據之弊仿唐制開科取士擴大地方士人的仕途大規模鑄銅鉛兩種乾亨重寶這是嶺南首次大規模造幣促進了嶺南地區商品流通積極開展對外商務活動又與鄰國創造良好外交關系南漢歷四主55年南漢國的建立促進了嶺南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軍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廣南東路14州和廣南西路境內的7州共61縣宋朝對唐制有所繼承又有所調整粵西及海南島裁撤8個州而粵東粵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漢所增置的4個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廣東即廣南東路的簡稱

          元明清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今廣東省境分為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廣東道道治在廣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并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過去長期與廣南漢" style="float: right;" picsrc="b999a9014c086e06bcb074ed02087bf40ad1cb78" data-layout="right" width="300" height="327" url="http://b.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0360d6682025aafd73279c9cbecab8d/b999a9014c086e06bcb074ed02087bf40ad1cb78.jpg" compressw="201" compressh="220" useredit="1" />西同屬一個大區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撥廣東統轄結束了廣東以往隸屬不同政區的狀況廣東省區域輪廓自此基本形成終明之世廣東設10府1直隸州統轄7州75縣其中屬明代新置的有順德從化高明饒平惠來大埔普寧澄海等22縣這些新置的縣大多集中在粵東地區基本形成當今縣制的分布格局南澳島此前屬福建管轄明萬歷三年1575年南澳島分屬福建廣東設南澳副總兵即協守漳潮等處駐南澳副總兵分廣東福建兩營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設南澳總兵管轄閩南臺灣粵東海域軍事直到1915年南澳全島才劃給廣東澳門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被葡萄牙人借口船舶遭風浪波濤請求借地晾曬貨物并賄賂地方官員取得澳門的賃居權

          清初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4級但將明時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稱為省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所轄范圍與明廣東布政使司相同清設總督管轄廣東廣西兩省稱兩廣總督初駐肇慶清順治三年1646朱元璋后代在廣州稱帝年號紹武史稱南明政權僅存在40天1746年乾隆十一年總督府移廣州清代廣東省最南的轄境是南海諸島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島時稱千里長沙和南沙群島時稱萬里石塘屬于廣東省瓊州府的萬州管轄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北宋時期中國政府已在此行使主權清政府更是經常派水師巡視明清時期廣東北遷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乾隆年間廣東福建下南洋

          1842年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香港時屬新安縣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并開通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 1843年6月1

          廣東各市風光圖冊2(27張)

          8日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進行會談7月3日雙方在望廈村正式簽訂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關稅則又稱望廈條約 1843年10月8日由于英國的要求中英雙方在廣州和香港繼續商談又訂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又稱虎門條約 1844年10月中法兩國在廣州附近的黃埔今廣州黃埔區簽訂了黃埔條約[22-23] 1858年6月27日正式簽訂中法天津條約另有和約章程補遺增開瓊州潮州等六口 中美簽訂天津條約增開潮州后改汕頭臺南為通商口岸 1860年8月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占領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廣州等處英軍中國割讓廣東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獲永駐管理澳門的特權 1898年6月9日在北京正式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1860年英國所奪占的尖沙嘴以外的九龍半島的其余部分租與英國 1899年11月16日光緒廿五年十月十四日清政府與法國簽訂廣州灣租界條約中國國家將廣州灣今湛江市租與法國國家······定期99年法國把租借地范圍內的陸地和海灣總稱為廣州灣從此廣州灣便成為法國的租借地

          中華民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后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11月9日廣東便實現和平光復各界代表集議推舉胡漢民為廣東都督陳炯明為副都督11月10日廣東軍國父孫中山

          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同盟會員幾乎占據了軍政府各部首腦的位置 廣東軍政府執政期間1911年11月~1913年8月貫徹了孫中山的思想主張和南京臨時政府的政策法令實施了一系列具有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措施還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了一些發展社會經濟的政令 1917年9月10日孫中山在廣州就任軍政府大元帥南北形成對峙局面護法運動正式開始1921年成立廣州市政廳1921年5月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1925年6月24日國民黨中央議決改組大元帥府192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7月改廣州市政廳為廣州市政府國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分為省行政區縣和市實行委員制廣東省政府下設廣州北江東江西江南路海南6個行政區每區設一行政委員代表省政府處理本區事務1927年12月16日黃紹閎率桂系部隊在梧州誓師討粵兩廣戰爭爆發此前粵系要員在廣州發難驅逐桂系勢力釀成廣州事變桂粵雙方結怨日深12月11日共產黨人發動廣州起義桂系借此攻擊汪派疏于防范而且參預逆謀14日國民政府下令解除張發奎黃琪翔等粵方軍政首腦的職務桂系發動兩廣戰爭后分兵兩路進攻廣州先后占領肇慶三水河口等地粵軍第四軍全力攻占東江回師廣州阻擊桂軍桂軍改變計劃轉攻東江 1929年陳濟棠執掌廣東的軍政大權1936年還政中央1938年6月日本侵占南澳島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廣州廣州淪陷廣東省府撤退到粵北今連州市為適應戰時需要全省

          廣東嶺南建筑(29張)

          設4個行署1940年4月汪偽政權在廣東成立偽省政府全省改設為9個區包括淪陷區到1941年復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 1943年日本又侵占廣州灣1945年8月18日中法簽訂交收廣州灣租界地專約1945年抗戰勝利后民國政府把行政督察區分為省府直接督察區和專署行政督察區兩種省府直接督察的有南海番禺等12個市縣專署行政督察區則分為11個區共轄88個縣1949年解放軍解放南京后南京國民政府南遷廣州李宗仁將其總統府設在現在的華南師范大學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古村落(20張)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0月2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省共設珠江東江西江北江粵中南路興梅潮汕瓊崖等9專區共轄7市98縣廣州市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廣東省和廣州市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將北海市及欽州專區劃歸廣西廣西的懷集縣劃入廣東1954年廣東省改由中央直接領導原由中央直轄的廣州市劃歸廣東省管轄1955年廣西的北海市和欽州專區所屬各縣劃歸廣東省并更名為合浦專區1965年北海市及合浦專區所屬各縣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1979年原屬惠陽地區的寶安縣改設深圳市原屬佛山地區的珠??h改設珠海市均由省直轄廣東省直轄廣州??谏穷^湛江茂名佛山江門深圳珠海韶關等10市分設韶關惠陽梅縣汕頭佛山湛江肇慶等7地區和海南行政區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轄14市92縣3自治縣1981年設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由海南行政區直接領導1983年以后開始實行市管縣鄉鎮管村的新體制1988年中央政府將海南行政區從廣東省劃出另設海南省同年廣東開始取消地區設置另設18個地級市后增加到21個地級市全面實行地級市管縣體制以及鄉鎮管村體制

          政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歷任廣東省四大機構正職
          省委書記葉劍英→陶鑄→趙紫陽→黃永勝→劉興元→丁盛→趙紫陽→韋國清→習仲勛→任仲夷→林若→謝非→李長春→張德江→汪洋→胡春華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堅真→羅天→林若→朱森林→張幗英→盧鐘鶴→黃麗滿→歐廣源→黃龍云
          省政府省長葉劍英→方方→陶鑄→陳郁→林李明→黃永勝→劉興元→丁盛→趙紫陽→韋國清→習仲勛→劉田夫→梁靈光→葉選平→朱森林→盧瑞華→黃華華→朱小丹
          省政協主席陶鑄→區夢覺→王首道→尹林平→梁威林→吳南生→郭榮昌→劉鳳儀→陳紹基→黃龍云→朱明國
          廣東省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名單2014年
          機構職務姓名

          省委

          書記

          胡春華

          副書記朱小丹馬興瑞

          常委

          黃先耀王榮李玉妹林雄徐少華林木聲庹震黃善春李嘉任學鋒

          省政府

          省長

          朱小丹

          副省長

          徐少華招玉芳陳云賢劉志庚許瑞生林少春鄧海光李春生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廣東省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其中宜農地434萬公頃宜林地1100萬公頃 廣東是中國國內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2008年全省土地利用的實際情況全省未利用地130.05萬公頃1950萬畝其中未利用土地69.79萬公頃1000萬畝其他土地60.26萬公頃900萬畝

          水資源

          廣東水資源相當豐富年降水總量3194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1819億立方米加上鄰省從西江和韓江等流入廣東的客水量233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深層地下水60億立方米可供開采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達4735立方米大大高于中國平均水平

          主要河系為珠江的西江東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韓江水系其次為粵東的榕江練江螺河和黃崗河以及粵西的漠陽江鑒江九洲江和南渡河等獨流入海河流廣東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珠江通航能力僅次于長江居中國的第二位居中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長度及流域面積均居中國第四位

          金屬資源

          廣東為稀有金屬和有色金屬之鄉全省己找到礦產116種探明儲量的有88種其中高嶺土泥炭土冶金用脈英石水泥用粗面巖鍺碲的儲量列中國第一位銀鉛鉍鉈鈾礦獨居石磷釔礦玻璃用砂油頁巖飾面用大理巖和輝綠巖列第二位

          動植物資源

          廣東動植物種類繁多屬于國家1級保護植物的有桫欏銀杉和虎顏花3種屬于2級保護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觀光木等24種此外香蕉荔枝龍眼和菠蘿是嶺南四大名果經濟價值很高被列入國家1級保護的動物有華南虎云豹熊猴和中華白海豚等22種列入2級保護的有金貓穿山甲獼猴和白鷴省鳥等95種

          海洋資源

          廣東海洋資源十分豐富遠洋和近海捕撈以及海廣東沿海的游艇碼頭

          洋網箱養魚和沿海養殖的牡蠣蝦類等海洋水產品年產量達374萬噸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7.57萬公頃實際海水養殖面積20.82萬公頃雷州半島的養殖海水珍珠產量位于中國首位

          沿海還擁有眾多的優良港口資源廣州港深圳港汕頭港和湛江港己成為中國國內對外交通和貿易的重要通道大亞灣大鵬灣碣石灣博賀灣及南澳島等地還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灣的油氣田己打出多口出油井沿海的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廣東沿海沙灘眾多氣候溫暖紅樹林分布廣面積大在祖國大陸的最南端燈樓角又有中國惟一的大陸緣型珊瑚礁

          著名人物

          主詞條: 先導:影響中國近現代化的嶺南著名人物

          影響中國近現代的廣東籍著名人物部分

          • 政治軍事界著名人物有洪秀全洪仁玕丁日昌伍廷芳伍朝樞鄧世昌[117-118] 唐紹儀 孫中山司徒美堂廖仲愷朱執信蘇兆征譚平山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陳其尤張云逸鄧演達彭湃楊匏安葉挺葉劍英阮嘯仙周士第陳郁馮白駒鄧兆祥謝晉元雷潔瓊鄧發李堅真廖承志曾生袁庚

          • 思想知識界著名人物有梁廷枏朱次琦鄭觀應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陳垣王寵惠[120-121] 張競生韋卓民杜國癢容庚郭任遠商承祚陳序經鐘敬文梁思永柯柏年張蔭麟許滌新卓炯朱杰勤饒宗頤黃伯榮杜維明

          • 科技界著名人物有鄒伯奇詹天佑陳伯壇孔沛然馮如丁穎凌道揚陳煥鏞凌鴻勛胡經甫蔡翹侯祥川黃子卿梁思成鐘惠瀾李善邦吳大猷楊遵儀李國平侯祥麟林士諤黃秉維李國豪馬大猷何炳林黃旭華葉叔華鄧錫銘潘毓剛鄧文中朱經武丘成桐

          • 文教藝術界著名人物有容閎唐國安丘逢甲吳趼人鐘榮光陳少白何香凝高劍父葉恭綽蘇曼殊蕭友梅鄒魯司徒夢巖許崇清王云五鄭正秋黎民偉呂文成黃宗沾紅線女馬師曾李金發賴少其林風眠馮乃超梁宗岱葉公超冼星海蔡楚生黃佐臨阮玲玉司徒慧敏劉天一鄭君里陳煙橋沙飛馬思聰關山月謝添黃新波陳復禮秦牧

          • 工商實業界著名人物有徐榮村徐潤陳芳唐廷樞馬應彪李錦裳何賢陳弼臣莊世平霍英東李嘉誠曾憲梓

          • 體育武術界著名人物有黃飛鴻李惠堂陳鏡開容國團李小龍

          其他廣東籍著名人物部分

          袁崇煥薛岳陳炯明張九齡許崇智 慧能謝非 何子淵冼夫人黎雄才葉亞來楊之光屈大均江譽镠湛若水翁萬達陳樹人林墉許欽松方漢奇潘鶴唐大禧方楚雄詹安泰郭任遠梁士詒 等

          其他祖籍廣東的著名人物部分

          鄭信羅芳伯吳元盛莫玖 李光耀李嘉誠曾蔭權等

          注具體請看各市的著名人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