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兒行千里母擔憂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解釋:子女出遠門在外,做母親的心里總是牽掛不已。形容李中正真摯深厚。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二十四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示例: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40回:“逢年過節,老太太時常想念,不過是~?!?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母子關系,常與“母行千里兒不愁”連用。
歌曲歌詞
演唱:劉和剛
衣裳再添幾件,
飯菜多吃幾口,
出門在外沒有媽熬的小米粥。
一會兒看看臉,
一會兒摸摸手,
一會兒又把囑咐的話,裝進兒的兜。
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
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
千里的路啊,我還一步沒走,
就看見淚水在媽媽眼里媽媽眼里流,
媽媽眼里流。
替兒再擦擦鞋,
為兒再縫縫扣。
兒行千里揪著媽媽的心頭肉。
一會兒忙忙前,一會兒忙忙后,
一會兒又把想起的事,塞進兒的兜。
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
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
千里的路啊,我還一步沒走,
就看見淚水在媽媽眼里媽媽眼里流,
媽媽眼里流。
如今要到了離開家的時候,
才理解兒行千里母擔憂。
千里的路啊,我還一步沒走,
就看見淚水在媽媽眼里媽媽眼里流,
媽媽眼里流。